一、河北金融学院就业去向及就业前景?
河北金融学院虽然是一所公办二本院校,但就业前景不错,因为学校是华北地区唯一一所以金融为特色的大学,毕业生一般会去银行、证券公司、投资行、会计所等金融机构,也有一部分自谋职业。
二、河北金融学院怎么样就业前景?
就业还是比较容易的。一般是去党政机关,银行体系(央行、商行、政策行),少数会去会计师事务所、资管、融资租赁、私募、PE/VC、保险、信托、公募基金等等,极个别会离开金融行业。
三、河北金融学院就业前景怎么样?
河北金融学院
2019届本专科毕业生2839人,就业2742人,整体初次未就业人数96.58%,未就业人数97人,占毕业生人数的3.42%。毕业生就业较为充分,普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6.70%,专接本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为98.53%,专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4.14%。
金融业、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是我校本科毕业生主要的就业行业。普通本科毕业生在金融业、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就业人数分别占29.23%、10.77%、9.23%及9.23%;专接本毕业生在金融业、制造业、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就业人数分别占16.79%、12.60%、12.21%及10.31%。
河北金融学院毕业生以“品行端”“上手快”“技术硬”“基础牢”的特点广受用人单位好评,毕业生就业呈现就业率高、就业质量高、就业满意度高,就业行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特色相契合的“三高一契合”特点,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就业50强高校。
四、湖北金融学院就业前景?
湖北金融学院应该是一个三本大学,但是是一个本科,所以我认为就业前景还是可以的,因为很多公司的简历都是卡本科的,这样本科这个坎过去了之后,个人能力突出,前景一定是非常不错的,如果在金融学院学习金融专业,那一定更好就业前景,嘎嘎好,大学四年充实过什么专业都前景好。祝题主前景一片光明
五、重庆金融学院就业前景?
一、金融学就业优势
就业前景非常广阔,就业方向包括:商业银行、投资投行、咨询公司、基金公司、证券公司等行业热门岗位
薪酬高:在各行业的薪酬横向比较中,金融业的平均薪酬与福利最高。金融学人才月薪少则8000元,多则50000元。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跨国咨询公司,年薪则大多在35万左右
社会地位高:在全民市场经济的氛围中,金融业的从业者可以感受到正在从事着一份“体面”的职业
成长速度快:每日都工作在完全动态化的市场环境中,必须保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
快速晋升:工作环境相对开放,有才华的员工可以得到快速晋升
优厚的待遇和休假福利
二、金融学主要就业领域和岗位
无论是本科毕业,还是硕士毕业,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、对外贸易、市场营销、管理等;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,就业面会更广,就业层次也更高端,待遇也更好,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(CFA)、特许财富管理师(CWM)、基金经理、证券经纪人、证券分析员等。
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,例如高校教师、基金公司、投资银行、证券公司、保险公司、信托投资公司等。
六、哈尔滨金融学院就业前景?
尔滨金融学院,是一所培养金融及会计人才的专业学校。所培养的学生面向全国分配,为全国金融行业及企业的经济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。
该校毕业的学生理论基础扎实,并结合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讲,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!并解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为企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所在企业的经济工作在所处城市排名在前。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经济进步作出了应有的贡献。
七、河北金融学院的发展前景?
河北金融学院在答主上大学前几年据说是专科(本人现在大三在读),后来改名又升本有了今天的金融学院。答主也在河北上学,河北作为一个高校资源比较贫乏的省份,省内相较之下比较好的大学(拒本人所知)有河北工业大学(但是在天津),河北师范大学,河北科技大学,河北经贸大学。金融学院较之经贸名气小了很多,但是毕竟现在金融还是大热,答主高考填志愿的时候考虑过金融学院报了金融会计等热门专业,但是因为分高(超过一本线好几十分,答主是学渣请别见怪)并未被录取。金融大热的形式下校名带金融两个字发展就不会差到哪里去,但发展不如河北经贸是肯定的。
八、广东金融学院金融专业就业前景?
就业前景好。广东金融学院的前身为广东银行学校,金融学专业一直是该校的名牌专业和热门专门,每年有大批高分考生报读。毕业生转为抢手,受用人单位认可。
九、广州金融学院就业方向及前景?
从总体上来看,广州金融学院就业方向还是挺多的,前景是比较光明的。作为一所金融方面的高等院校,该校很多专业都是紧扣金融这个主题特色的。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选择进入金融领域比如银行,证券等公司从事工作,也可以考取公务员,他们大多拥有较好的前景。
十、北京联合大学金融学院就业前景?
前景很好,就业机会多。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,具备坚实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基础,系统掌握现代货币、信用、银行、证券等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,能在各类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、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。